肥城市锦园时尚服装店,肥城锦绣城的地理位置怎么样
美食 2025-04-05 16:03:57 510 0
当然,流水线上的工人,比起出租车司机,可以招收的范围更广,但道理类似。
但现在他们都在台下看着和听着,上面一排官员坐着!因此,中国的企业家精神受到压制,主要来自于政府,来自于强势的政府。其中政府应该做什么?政府应该提供VC、PE基金的法律框架,而不是监管细则。
我们必须使企业家、创新者长期在我们的国家投资,在我们这里创新,把这些技术留在这里,以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要让他们有安全感和归属感。舒服的原因就是政府管制着这些要素价格,管制着人民币汇率,所以企业不愿意升级。另知识产权的保护会给他们带来足够多的回报,要防止伪造者分走企业家创新利润。现在,核准权也被抢夺,如果你和政府搞不好关系,就不给你报备。如果按照市场供需关系提高了要素的价格后,企业马上就知道怎样节能,怎样减排。
要形成一个支持知识创新的金融产业。这样对国家的创新产业、创新技术及创新企业的杀伤力极大。谁都知道永远不用还、也不用支付利息的钱就是天上掉馅饼,各个省瓜分发行指标,把许多养不下去的困难企业和能与特权搭上关系的企业包装上市,到中国老百姓的口袋里去直接掏钱。
中国的投资者从来都不拒绝合理融资,反对的只是圈钱。由于市场扩容太快,圈钱太狠,频繁的IPO、再融资、大小非套现,对股市抽血严重,长期供求失衡造成股市重心步步下移,股民信心逐渐崩溃。但问题是,如果中国股市早就在一级市场把200年的利润都提前拿走了,把高高在上的股票丢给二级市场,让二级市场来承担消化泡沫的痛苦下坠,这样的二级市场谈何长期投资价值?又怎么能责怪投资者只能投机呢?从下面一组数据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股市的融资 投资功能是如何失衡和偏颇的: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1990年至2010年的20年间,国内A股累计融资4.3万亿元(未算2011年的融资额5073亿元)。按理讲,资本市场应该具有两项功能--融资功能和投资功能。
那么,中国为什么会经济独占鳌头、股市熊冠全球?中国资本市场为什么会不仅没有晴雨表功能,也没有价值发现功能和投资增值功能呢?究其实,造成中国股市这种反常的垂死之状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股市的设计理念和根本制度存在严重问题。中国股市就像一个青年被长期的抽血吸髓,又得不到供养和生息,变得奄奄一息。
看一看美国股市,诞生以来从几百点持续上涨到12000多点,这样的市场才有长期投资的价值可言,而中国股市这样10年0增长、完全没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市场,却责备股民没有长期投资意识,不断给股民上课,教育投资者,这完全是本末倒置。当今世界谁能勘比?无奈的小股民们流传着改编自歌曲《小草》的新词:我不是基金,也不是券商,我是一头任人宰割的羔羊,既不肥美,肉也不香,你看我是从头到脚遍体鳞伤。特别是双方的成本差距太大了。而中国股市的定位错误恰恰表现在,管理层、制度设计者和能够影响决策层的权势团体(机构)在内心里(不是嘴上)真正重视的是融资和圈钱,最不在意的是广大中小投资者能否真正获益。
发达国家新股发行市盈率在5-15倍之间,而股票带来的投资回报率却远远高于这个比例,这就是合理融资。于是就必然出现这样的局面,尽管十几年来成千上万的投资者对中国股市过度圈钱长期失衡愤怒有加,但却不能对股市有任何改变。这样的市场,如何长期投资?与美国股市从几百点持续上涨到12000多点简直不能同日而语。面对建立如此不公的资本市场,真正该受教育的,难道不是这个制度的设计者们吗?在市场不断下跌的过程中,A股交易量越来越萎缩,已缩小到07年高潮时的七分之一。
在网上,随处可见投资者们对中国股市的看法:国营榨油机。也就是说,投入5.3万亿元真金白银,仅换来0.54万亿元,投入10元钱仅拿回1元,多年来分红远远低于银行利息,如果扣除印花税和雇金等花费,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是负收入。
仅去年一年A股市值就损失超过7万亿元,这还是在增加了二三百个上市公司的情况下。都说股市是经济状况的晴雨表,全球资本市场都认可这一规律,然而为什么在中国,这种常识就成了笑话?中国已经是连续几年经济增长全球最快、股市走势却熊冠全球了。
只听富豪笑,哪管百姓哭。只要少数圈里人能利益最大化就行,谈什么公平正义。抓耳又挠腮,何似在人间?转斗室,低破户,照无眠。同样的股票,当1元拿股的和48元买股的在一个市场上减持,无论股价是跌到28还是18元,双方的感受是多么不同呵。如果二级市场长期形不成投资者的赚钱效应,一级市场的融资就难以为继。其实,所谓维护国企利益,已经被异化成为维护少数利益集团的代名词。
而我国股市之所以被投资者认定为圈钱,是因为发行市盈率平均达到70多倍,创业板、中小板许多股甚至发到了150倍、200多倍。然而为国企的巨额垄断利润长期买单的,仍是广大的普罗大众。
管理层过去总是责备投资者没有长期投资理念,只会投机,还不断开展对投资者的教育。前者是多么欢欣,后者又是多么悲哀。
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志林的一句话说的很准确:A股市场的投资者从来也没有受到管理层的善待,1.63亿股民、70%家庭参与的A股投资者的痛苦指数最高。[从1990年以来上市公司已经从市场拿走了4.3万亿元的真金白银],然而不仅是上市公司融资太甚,更让市场难以承受的,还有大小非和限售股的不断减持和套现,这也是导致股市失血过度的根本原因。
这种完全不顾二级市场死活的圈钱大跃进,被所有投资者所唾弃。究其实质,一个上市发行之前就已经被企业把一两百年后的利润提前拿走了的股票,还有什么投资价值?被虚高几十倍上市的股票从上市第一天就是来向投资者索取它被透支的价值来的,上市之后价格跌去一半的股票比比皆是。这样的动机永远不会出现在文件里,但所有了解中国股市的人都心知肚明。而参与二级市场投资买股票买基金的几亿老百姓却永远是在赔钱。
如果二级市场垮了,一级市场也很难长久。当初入市百万,今日剩几钱?我欲割肉归去,惟恐物价飞涨,存钱不敌贱。
再不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这种曾被吴敬琏斥为不如赌场的A股市场,终将被民众所唾弃。定位错误来自于立场偏差A股市场为什么会出现长达20多年的定位错误?深究下去,便会发现,实际上是由于领导们的立场出现了偏差。
进入专题: 经济增长 股市 。再加上20年间所收的交易印花税6000多亿元和券商所收的交易佣金4000多亿元。
股市22年没有投资回报,十几年仍在原点徘徊,投资价值乏善可陈。但如果没有投资功能和升值空间,又有谁愿意冒着风险把钱往股市里投呢?如果大多数人都伤心离去用脚投票,股市就再也融不到资了。在融资者和投资者共同完成的这场游戏中,如果只有少部分人的喜悦而让多数人蒙受痛苦,这样的游戏必然就玩不下去。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所言,过去的中国股市仅仅是上市公司和发行人的圈钱工具,A股市场重融资、轻投资,重圈钱、轻回报的游戏规没有转变,这种重融资、轻回报的做法,将巨大的投资风险留给了广大投资者。
这样的论调浸透了对民众利益的冷漠和麻木。因此,20年来,中国股市就变成了只重融资、不重投资的失衡市场。
而股市分红之低又远比银行利息还低,众多上市公司甚至一毛不拔,超高价发行,使得股票发行时上市公司已把今后200年的利润都提前拿走了,再把被提前榨干的剩渣扔到了二级市场去消化泡沫。各种机制的设置就是围绕此目的而产生的。
2911年1月11日,创业板新股发行终于出现了第一只发行失败的公司。股市的不公平,虽会让少数人短期获得暴利,但当这个系统崩盘时,所有食利者连汤都没有地方喝去。